高中课程指导521:这些省的2024年高考地理题考了太阳视运动规律!要重视哦:高中课程

高中课程指导521:这些省的2024年高考地理题考了太阳视运动规律高中课程 !要重视哦

原创 雨田地理 雨田地理 2024年09月18日 18:57 广东

所谓太阳视运动规律,是地球运动的意义里面很重要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比较强,这些年一直以来都成为高考和地方调考的热点高中课程 。2024年的广东卷、山东卷、湖北卷、湖南卷等似乎都涉及到了这个点。

太阳视运动规律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常考点高中课程 ?怎么去理解呢?

高中课程 我们这里提到的太阳视运动也叫太阳周日视运动:

‌ 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地面上的观测者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到天体在天球上自东向西沿着与赤道平行的小圆转过一周的运动现象高中课程 。这种运动虽然周期相同,但视速度不一,赤纬0°处最大,随赤纬增高而减小,到南北天极为0。周日视运动是一切天体最显著的视运动,因为它是一恒星日内天体在天球上转过的最大圆周运动。这种运动虽然周期为一天,但实际上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因此天体的运动轨迹并不是真实的运动,而是观测者视角下的视觉效果‌。

要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必须弄清楚以下几个知识点:其一,晨昏线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其二,正午太阳方位的判断;其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高中课程

|^北纬40度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一、晨昏线与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

一般情况下,我们高中地理里面认为,晨线上看到日出现象,昏线上看到日落现象高中课程

那如何判断日出日落方位呢?如下图,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晨线上任取一点,过该点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太阳光从东北方向照射到该点,说明日出方位位于东北方向高中课程 。我们还发现,在这个图中,假如直射点纬度变大,入射的太阳光线,偏北的角度就越大,这说明,直射点纬度越高,日出方位角东偏北的角度就越大。同理,直射点在南半球时也是如此。

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时,日出东偏北,日落西偏北,直射点纬度越高,偏北的角度越大;直射点在南半球时,日出东偏南,日落西偏南,直射点纬度越高,偏南的角度越大高中课程 。当直射点在赤道时,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纬度越高,偏角也会越大,如,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处,日出正北日落也是正北高中课程 。在南半球时相反。

|^直射点在北半球时

|^直射点在南半球时

赤道上,由于纬度为零,所以东偏北的角度或者偏南的角度几乎为零,因此可以认为赤道上全年日出正东,日落正西高中课程

二、正午太阳方位的确定

规律:当直射点在A地的南边时,A点的正午太阳方位位于正南方,反之,在正北方高中课程 。当直射点在A所在纬线时,正午太阳方位位于头顶(天顶)。如下图所示:

|^直射点在观测者南边时

|^直射点在观测者北边时

结合直射点的移动规律,不难发现: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始终在正南方向,因此其物影朝向始终为正北,南回归线以南相反高中课程 。赤道南北回归线间,正午太阳方位按照规律判断,可以朝南也可以朝北,但必须得结合与直射点点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定。

三、太阳视运动轨迹图的画法

如下图,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地平圈与天球,确定好地平圈上的方位高中课程

|^北纬40度纬线上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人是站在地平圈的中心位置的,天顶即为头顶高中课程

第一步,结合直射点位置,在地平圈上画出日出日落点,如图中冬至的7:30和16:30位置高中课程 。这两个位置一个在东南地平圈上,一个在西南地平圈上,且具有相对于子午线对称的关系,地方时之和为24小时。

第二步,结合相对于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方位,并标注在天球子午线上南北到天顶之间高中课程 。要确定具体高度角,可以通过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计算。

第三步,描线定轨迹,遵循太阳东升西落高中课程

用这三步法,可以画出任意纬度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图高中课程

|^直射北半球时直射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北半球刚好出现极昼时,即切点处(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日出日落方位正北,白天24小时太阳都位于地平圈至上高中课程

|^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夏至日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轨迹

如果从天顶俯视视运动轨迹图是这样的:

下面请大家看看2024年的高考题高中课程 ,看看你有没有答案?

广东卷:

山东卷:

雨田地理

喜欢作者

1人喜欢

考点突破

17

考点突破 · 目录

上一篇

【一轮复习】高考地理一轮:经纬网图的应用之确定地理位置

下一篇

从不同尺度去理解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大小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5855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m.clofty.com/post/202.html

友情链接: